其实这是一种挺有意思的现象,发生在很多部门、单位。
上级会经常给下级做些指示,要求下级做这做那。
而下级,每次接受指示的时候,都表态:坚决完成任务。
有一个在上级机关待过几年的朋友,后来又去了最基层做负责人。
他给我讲了个故事:
当年我在机关,正年轻,非常意气风发,我突然发现有的基层出警不会穿衣服,救援穿着灭火服,我马上提出整改,以后出警必须按规定着装。结果有一次一个地方上报材料,“眼尖”的我发现了救援居然有人穿着灭火服,这是我推进的工作啊,那我必须要紧盯一下,于是一个电话打到了下面,各级层层追问,最后就说严肃处理。
我当时的想法是,我就部署了一项穿衣服的工作,没给基层添负担啊,怎么就不会穿衣服呢?
慢慢我也就忘记了这个事情,但确实报上来的材料里着装规范了不少。
好巧不巧,后来有一天,我遇到了这个穿灭火服的老兵。
我就问怎么回事?他说其实他是司机,当时是冬天,天气寒冷,出警速度快,他来不及取棉衣,就随身披了一件灭火服,好巧不巧给拍上了,救援非常成功,本来单位已经报请给当天的带队班长三等功,结果就因为这张照片,三等功不仅没了,还挨了批评,心里非常委屈。
我知道这个事情后,也是五味杂陈,非常诚恳地道歉,但是已经无力回天。
这就是基层和机关严重脱节的后果,也许上级机关一个随便的质疑,就会毁了一个很优秀的战士。
而后期的辩解,通过层层上报,也许已经迟于通报了。
现在什么都要佐证材料,就是对下级的不信任。
以前在机关,我的感触是工作肠梗阻在基层,一直想一旦自己任职基层,一定好好干工作,结果……啪啪打脸
工作压力也大,追责无边界啊。
机关的累在于决策部署和统筹,一动一盘棋,基层的累在于不停地执行,甚至是相反的执行。
我跟很多人说,我说我现在遭的罪都是当年造的孽,我忏悔,我都自己哭过,我说我把我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给了单位,回头事业变成了这个样子,雪崩的时候,我想我不是那片无辜的雪花。
这个故事让我有些感动。
其实我们很多干部,都是优秀的干部,并不是想把事情干坏,而是因为能力、位置、环境等各种因素干扰,在想干些好事的时候,把事情干砸了。
可贵的是,通过换位思考,他能够诚恳的道歉,并对自己进行反思、改进。
回到文章的最前面,我们的上级习惯了发号施令,干工作要求四面开花。
而下级,他不能说不行,当诸多的指示下达之后,他无奈选择了躺平,用一句形式主义的口号表态:坚决完成任务!
很显然,上级和下级都存在问题,沟通问题。一件事情,如果只有一个声音,那基本是有问题的。统一思想,是在沟通的基础上,而不是压制不同的声音。
我们稍微有些常识的话,就知道:完成一项任务,要时间、人员、资源,这项任务能不能完成,在同一时间段内能完成多少任务,这是要计算的。
我们的首长曾经说过,一个时间段内只能有一项重点工作。搞得太多,啥也干不成,都强调自己是重点,那就没有重点。